各位是從何時開始,才意識到自己成為了A.R.M.Y?

 

起源
 
在去年九月以前我一直是個收到臺灣媒體影響之下的仇韓份子,
 
直到電影《屍速列車》的上映,刷新了我那狹隘的世界。
 
雖然殭屍電影與影集一直是我愛看的題材,
 
但《屍速列車》剛上映時我跟部份的人一樣想著:
 
「蛤~是韓國電影噢,那我才不看勒!」
 
 
但人就是在打臉中成長,
 
對殭屍片的好奇勝於對韓國的厭惡之下(雖然我也不知道在厭惡什麼)還是看了《屍速列車》,
 
而這部電影也成了我第二愛的殭屍電影(第一是末日之戰)。
 
 
電影太好看了、好看到我覺得我必須去瞭解韓國的影視與戲劇文化。
 
於是接下來又看了幾部戲劇,
 
例如雲畫的月光、請回答1988、信號…等,
 
而後又因為演員朴寶劍的關係開始看了綜藝節目以及音樂放送節目。
 
 
K-pop
 
起初我覺得自己只是看看戲劇與綜藝而已,
 
對於韓國流行音樂(K-pop)的風格沒有很感興趣。
 
只是在我不知道要看些什麼節目時,
 
我會參考Ptt韓綜版的推薦文章來看,
 
當時有一篇文是在推薦益智節目《問題的男人》,
 
文中提到原Po自己是韓團Block-B的粉絲,
 
也因為當中有一位成員是節目班底而固定收看此節目。
 
而我也因為這篇文章去看了Block-B全員參與的集數,
 
也因此對他們很感興趣,也被他們的舞台拉入了K-pop坑
 
是的,我的K-pop初戀其實是Block-B,
 
(而且他們當時四月在台灣的演唱會是我人生參加的第一場演唱會XD)
 
爬完了所有Block-B有參與的綜藝之後,
 
我也無意間的在Youtube上看到節目《一周的偶像》其他偶像團體的片段,
 
 
「防彈少年團」
 
這個團體的名子在我逛Ptt韓星版時就經常出現在推文中,
 
尤其是在討論「亂用臉的的偶像」時就經常看到金泰亨的名子XDD
 
只是當時我都沒有特別去搜尋,
 
看到Youtube有防彈少年團上《一周的偶像》的片段時,
 
只是單純得想說來看看這個頻繁出現在推文中的團體到底是誰好了。
 
 
於是我就被柾國的神顏給嚇到了(?)
 
這個小男生長得也 太! 帥! 了! 吧!
 
先前一直在觀望各個偶像團體時,
 
雖會覺得他們很帥,但他們對我而言總是有某種 "帥到非現實的距離感"
 
柾國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涉世未深、單純真誠、充滿活力的弟弟,
 
這種顏、這種氣質立馬打動姐姐我的心TT
 
(當時對於其他成員並沒有很關心)
 
 
飯製影片,真的,很圈飯
 
接下來我就是瘋狂瀏覽Youtube上粉絲們製作有關柾國的影片,
 
一直只對柾國有興趣的我,
 
直到看了一些關於國旻CP的影片後才開始對其他成員感興趣,
 
之後也陸續看了粉絲製作的成員介紹影片,
 
例如Jhope發癲、Jin的玻璃笑聲、高冷Suga、四次元V、RM的破壞力、弟控JIMIN。
 
 
MV與舞台
 
說實話,我是在看了這些飯製影片之後才去看防彈的MV的,
 
雖然在之前有看到《血汗淚》的MV,但我當時並沒有全部看完,
 
我是在看了《Not Today》那超高質感的MV後才去看其他的MV以及舞台,
 
尤其聽了《I Need You》後發現這首歌我在幾年前常常聽到,
 
知道原來這首是他們唱的之後更是對他們感興趣,
 
看了許多MV以及舞台後,其實只是覺得他們跳舞很好看、音樂很入耳,並沒有完全的入坑,
 
直到.......!!!!!!!!
 
 
JIMIN
 
直到那要命的MAMA舞台,
 
(當時看的是全場高清,影片已被撤下了嗚嗚嗚)
 
 

 

就是JIMIN這段舞蹈,

那個線條、那個力道、那個身段、那個角度、那個底子、那個控制力、那個完整度

這是要對自我要求多麼高的人才有辦法辦到,

我可以想像到他為了這段短短一分半的舞蹈付出了多少努力、投入多少心力。

我完全落入了智旻坑啊TTTTTTTT

 

BTS

繼上面提到《屍速列車》刷新了我狹隘的世界之後,

防彈的這個舞台完全刷新了我對韓國偶像團體的印象,

他們讓我看到,原來韓國偶像可以不只是商業的產物、經紀公司的工具,

我可以從他們的舞蹈與音樂中看到他們的自我,

 

A.R.M.Y

各位是從何時開始,才意識到自己成為了A.R.M.Y?

當時我覺得自己只是看了MV與節目,對於自己算不算是個阿米還感到懷疑,

「值得人們景仰的青年代表」

我認為我還沒有資格擁有這個名子,

回想到哪時候才有了確切的認同感?

原來是當我收到他們的專輯時,

當我確切認知到我願意支持他們、

願意跟著他們一同成長時。

 

Beyond The Scene

對我而言,他們是一群『有著真正樣子的孩子』

他們出於小型經紀公司、所以更能貼近人們的心理,

並非單純閃閃發光、站在高處的偶像,

不是看版、不是產物

而是與社會上所有人處於同等心理與環境下的一群人,

一群與我一同在這世界上掙扎與奮鬥的人

「原來他們和我們一樣,前方有著層層高牆」

但不同的是他們總是有辦法層層突破。

 

我們都希望人生能夠順遂的一路向上,

但現實是我們生活在各種煩惱與擔憂的日子裡、甚至未來裡,

如果我們在自己身上無法立即看到成功與希望,

那他們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投鏡,

因為我們不只希望自己能有個美好的未來,

看著他們成功也會讓自己對生活增加自信與希望。

我認為防彈不只是個可以讓人看見"他們"的團體,

他們最大的影響力是,

他們可以讓人們看見"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端端 D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